仙游小鱼网

 找回密码
 加入我们
查看: 5028|回复: 4

仙游历代县志序跋选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2-5-25 20:38:4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仙谿志》序  



宋宝祐五年(1257年)  



  古书有《九丘》,有《方言》,今图经之类尔。然左史倚相与典坟共读,扬雄勤勤纂辑,岂其书果不可阙欤?
  吾郡三邑,仙游为巨。其山川之美,户口之众,前未有记载者,少府黄君始奋为县志。上下数百年间,人事之变,风土之宜,采之旧闻,访之故老,皆有考据,厘为十五卷。其言曰:地以人重,瞻言耆旧,有列于庆历谏官者,有危言谠论,相望于元祐党籍者,有与邹道卿同贬者,有为乾道名宰相者。其他魁彦胜流,不可胜书,故其志人物尤详焉。
  曩予尝同郑子敬、方孚若至邑,西清陈公时年八十余矣。余三人设醴,清谈竟夕,多及乾、淳间事,健少年不及也。岂其水深土厚,所产皆秀杰欤?
  黄君俾余序其书,不获辞。君名岩孙,字景传,温陵人。秩满,台、郡皆以才荐,将去为潮州郡文学矣。
  宝祐五年孟夏既望,中大夫右文殿修撰、提举亳州明道宫刘克庄序。
  
  
《仙谿志》跋
  



宋宝祐五年(1257年)  
  



  图牒之传尚矣。今僻陋之邦,偏小之邑,亦必有纪录焉。仙游号莆望县,绵历几岁祀,更迭几令佐,曾无只字以诏,非阙典欤?官长赵侯与泌,慨然俞邑士之请,属笔于岩孙。遂摭之前闻,质之故老,参之学职二苏君国台、攀龙,黄君尧俞。订郡志之失纪载者,访碑刻之未流传者,博观约取,诞去实存,而笔诸小序,尤深致其意。论财赋,必以惜民力为本;论山川,必以产人杰为重。人扬取其前言往行,否则爵虽穹弗载焉;诗文取其义理法度,否则辞虽工弗录焉。按是非于故实之中,寓劝戒于微言之表。匪禀为纪事设也。越半载而书成,累政之因袭,一旦而洗;数百年之欠阙,一旦而补;千万古之山川人物,一旦而发越呈露。不惟是也,官乎此者,睹前人之政绩,庶几有所钦式;生乎此者,闻庆历元祐诸先生之高风,庶几知所兴起乎!后将有考于今,亦犹今之有考于昔也。
  宝祐丁已季春中浣,温陵黄岩孙谨识。
  
  
  


重刊《仙谿志》序

元至正十一年(1351年)  
  



  郡邑有志,其来尚矣,凡境土之广狭,山川之近远,户口之多寡,租赋之重轻,廨署之布置,守令之代更,与夫忠臣、孝子、义夫、节妇,文章足以经世,道德足以师表者,以至物产之宜、仙释之异,莫不备具焉。予行四方,所至郡邑常首访是书,故每得其风土之实。厚者因以勉之,薄者因以励之,其为补助,岂浅浅也哉!
  至正辛卯仲春,偕亚中大夫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副使朵儿只班按部至于莆之仙谿,而其志书之板则已厄于兵燹矣。方用叹惜,而邑士傅玉成以家藏本来贽,因求重缕于学宫。
  或曰:是志也,不过一邑之事尔,且多言曩代,奚足以吾辱?呜乎!不有垂宪,孰窥乎前;不有述事,孰继于后?矧是邑之板籍入于我皇元也久矣。舆图虽大,又岂以其细微而不恤哉?制度沿革当有续志于将来者。然而是书也又可泯而不传乎?
  方与从事刘朴等谋复之,而监邑倒剌沙乃愿受其役,故以余俸为之倡。士子咸喜板成之有,复拜于庭而请序,因书而遗之。
  朝散大夫佥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事河东田九嘉序。
  书吏:李元、刘朴。奏差:王忠。
  朝散大夫佥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事田九嘉、亚中大夫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司副使朵儿只班。
  
  
  

《仙谿志》序

明弘治四年(1491年)  
  



  仙谿邑志,始创于宋宝祐丁巳,重刊于元至正十一年辛卯。今考自宝祐丁巳至至正辛卯,才九十有五载,已称邑志无存。遍求墨本,独得邑士傅玉成家藏一帙,可为依据而重镂之。自辛卯至于今,历年虽未甚久,然其间屡经兵燹,典籍残缺,家藏墨本,千不能有一。有者唯兰溪茅氏、西湖傅氏一二家。然又以手录数简,补其脱漏,未必尽旧时之墨本也。於乎!文献不足禀其然乎。宣德、正统间,邑之故老如飞山张乐素、兰溪茅梅涧、枫溪薛别驾、西湖傅提举辈,每叹此书之散逸,而虑后日之无传,俱欲重修,锓板以传,惜乎未就而卒。成化初,屏山郑检讨家居,以新志无秽不治,亦尝芟柞繁乱,掇拾精英,编次几成,而先生复北上。余以成化末,释服从吉,休养衰朽于林泉,亦颇有诸公之念。顾以官无余禄,家无余积,欲重锓梓而未能也。至弘治庚戍秋八月,别驾之子瑞昭,与其从子文征,提举之族子体纯,梅涧之子常正,陈待制次升公之裔孙德威,乐素之孙叔华,检讨之从弟延时,暨余仲弟汉明,邑士貂峰吴延兴、锦溪郑必谦十余人,挟新旧二志偕诣予倦飞馆,请予裒次成帙,且鸠邑之好事者,相与募工重刊,以传诸后。余曰:盛哉此举!是固成尔先君之志,亦适予平日之愿也。遂忘固陋,刻意募修。其门类条目,一以旧志为主,别为卷十有六;其目五十有六,每目皆先录旧志而缀新者于后。凡五阅月而书成。将锓梓,间适邑长陈侯履任,复捐俸金赢二镒以赞成其事而刊者就绪焉。於乎!是书之作,那以载往事,专记前言以资多识,盖欲借此以垂示于将来者也。是故,录名臣正士德业闻望之重,使览之者必有所感发而思齐焉;录礼又敦朴之风,将使浇薄之俗有戾乎古者,亦将感此反正而淳庞焉;录良吏政绩之实,则后之可教养者,覩此宁不慨然而自励乎!录贞女节妇之扬名於世者,则世之怕寒饿死之妇,闻此宁不赧赧而无地自容者乎?书之有关于世如此,岂徒山川境土与鸟兽草木之名义已哉!是为序。
  弘治辛亥七月朔日,朝列大夫、西江布政司右参议邑人槐林陈迁书于倦飞馆。
  
  
  

《仙游县志》序

清康熙十七年(1678年)  
  



  俊自少而壮,俱从先君子学,朝夕训诲。暇恒溯前代山川之秀,城郭之雄,人物之盛,风俗之淳,与夫贤有司之仁政、德泽。曰:是皆载之于志,灿焉可述,而生是邑者,容眎之茫然而不知所考哉!康熙甲辰京试归,自分将林泉老,乃取先君子所示邑志而详览之。邑始置自唐圣历二年,邑名仙游,始自康天宝元年。邑属兴化,始自宋乾德五年。邑志始自宋宝祐五年丁巳,县尉泉州黄公岩孙实首事焉。宋更而元,越九十有五年,是为至正十一年辛卯,起而修者,朝散大夫河东田公九嘉也;元更而明,越百四十年,是为弘治三年庚戍,起而修者,朝列大夫邑倦飞陈公迁也;越二十有五年,是为正德九年甲戍,起而修者,奉政大夫郡忍庵彭公甫也;越十有三年,是为嘉靖五年丙戍,起而修者,中顺大夫郡忍庵公男大治也;更十有三年,是为嘉靖十七年戊戍,起而修者,中宪大夫郡林公有年也。邑志之修自是止矣。
  至于国朝顺治十二年乙未,有兵燹之变,则百一十八年矣。续籍既无所载,故老更无可询,倘无起而修之者,地舆将安考乎,官制学校将安稽乎,人物祀典及杂记将安访乎,并百十八年间嘉言微行将安著述乎?俊不揣末学,搜之宋志,参之府志,博采其所见闻,依原本而确者存之,略者详之,无者补之,断者续之,提其纲以摄其总,条其目以别其绪,凡其质乡先生暨诸友,阅数年所去取而成焉者也。窃私自藏以待后续。巳酉春,邑侯卢公学 ,再四征览,欲即登梓,乃详之郡守许公焕,公可之。俊闻而瞿然曰:浅识如俊,卑陋寒薄如俊,倘兹志行,不囟莽甚耶?侯随命开镌于已酉初秋,迄壬子夏。
  郡奉部文到县,有夙学老儒共修大清一统志,县举俊同学师康公正灿应,志成归,而卢侯方以艰谢事,此志几镌十之四,署县事冯公桂征捐倡,续梓于辛亥初夏,不数月去,仍未及半。嗣而癸丑阳月,梁公嵋初任,才欲捐续而辄阻。噫!志至是十易草木矣。矧值省变,窃谓志修是止也。岁己已崔公岷来,缓定莆邦,幸来苏时雨而即为孔迩父母也,莅篆初,筹利病,举兴革,慨然取已刻之志,次第完竣,勤谕所及,襄成恐后,邑人士曰:有侯如此,百四十余年杞宋之忧可立释矣。由而培山川之秀,峙城郭之雄,育人物之盛,陶风俗之淳,与夫展布贤有司之仁政、德泽、俾仙享亿万年长治之休,以默酬先君子所以示俊之意,侯之功讵不千秋铬篆哉?
  康熙戊午季冬望日,后学恩贡生郭彦俊谨书。
  
  

《仙游县志》序

清乾隆十四年(1749年)  
  



  邑建自唐圣历,志作于宋宝祐,相去五百六十余岁。时移代异,黄岩孙始编而成书,岂前此数百年山川、人物、文章、制度,悉付诸荒烟蔓草,飘忽灭没而无纪乎!何轻而废之也。降自元、明,踵而辑者屡矣。
  国家定鼎以来,迨康熙巳酉,距前之所修者,又有历年。邑人郭彦俊恐前志湮没,力起而任之,类多因仍固陋,考 未详,是非夺于乡评,爱憎失所依据,非其才不及要,亦势使然也,嗣是旷而不举者八十年。邑绅士修明有志,而无为之主持,其间则辞多忌讳;而为长吏者,又困于簿书期会,日不暇给,遂无复有过而问者矣。废而修之,若是难乎。鹤湖陈使君莅仙五载,政通人和,好文笃士,阅旧志芜滥,思所易之,询谋绅士,延请名宿,开纂于戊辰仲秋,告竣于已巳菊月,删繁冗,订讹舛,当补书者引类增入,附以辩证,无谀词,无蔽指,尽脱旧志面目,视他志亦别为一体。然后千余年之山川、人物、文章、制度,掌指缕分,厘然可数,且即一邑之损益利弊、美恶盛衰,盱衡权度于天下,古今之成败得失,俾晓然于治乱。所由生反复削扬,备深惩勤,何其伟欤!此固非一邑之书,直为天下古今所通共之书也,志其不虚作矣。阙典修明,式昭民度,叹政之举废,存乎人而益信;移风易俗类非俗吏所能为也。后之人采而披之,当憬然干休养生息聚训之难,去虚名而崇实惠,斯民之食福,不永永于无既哉!
  俅躬与盛事,乐观厥成,不揣鄙陋而引其端如此。
  古宁李俅恭若氏顿首拜书。
  
  
  

  《仙游县志》序

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  
  



  盖闻治家者不编食指之数,则汗漫而财散;治国者不览人物之纪,则朴陋而道湮。稽古职方之掌、麟经之作尚矣。汉制邦国上计簿颁副于太史,唐初作十道图,继有元和郡县志,宣宗命儒臣纂次诸州风土为处分语,卒成大中之治。至宋寰宇志,明太祖因之;元一统志,成祖因之。岂徒驰骋载籍、搜索虫鱼之谓哉。其谓因革损益,即已往之得失,而为后来考镜之资也。
  我国家玉帛车书,来之万国,文教之所渐被,无间于南北东西。以故京畿有一统之书,四方有郡邑之志,所以润色鸿业,鼓吹休明,甚盛事也。仙为东南胜地,土沃财饶,民淳俗朴,加以泉山环绕,溪水萦洄,扶舆清淑之气,不孕为丹砂、石乳,必钟而为巨卿、学士、孝子、忠臣,以及乎幽人之返璞归真,节妇之饮冰茹蘖,而且寓贤循吏亦若借其山水之灵奇,以错出乎其间。盖自炎宋以来,后先辉映,仙邑甲于八闽,所从来远矣。邑故有志,创修于宋宝祐五年,厥后而元、而明,亦间有纂辑。迨至朝陈侯芥舟,本郭生手定之书,纲罗旧闻,采遗事于故老,后虽裒而成集,而此中之湮没已多,越于今又忽忽二十余载矣。余友邑侯胡君,惧其久而无征也,谋所以重辑之。开局于已丑年九月,四阅月而纂修过半, 乃以养疴乞归林下。邑侯王君履任伊始,亟亟焉相与搜遗补缺,以究观厥成,余兹于二公观其深矣。今夫士方读书论世,胥有不自菲薄之恩,谓异日出膺民社,当如古之人,慨然以植纲常、扶教化为已任。及夫一行作吏,此事遂废,持筹握算,较赢缩于土田、财赋间,其或锐志功名,力图进取,又沾沾发奸、摘伏,峻法严刑,以听断诩为能事。至所部内何以阐幽芳,何以发潜怀,何以廉顽而立懦,易俗而移风,则固为意计所不及周者,比比然也。今二公留心风化,先后同符,与邑之贤士大夫谘焉、谋焉,本旧志而损益,就中变质加丽。其于人物一志,是非去取,尤加慎重,以昭激劝于邦人,视世之出处异致者,固何如耶?
  昔考亭之守南康,甫下车,首谘郡乘。诚以志乘之书,乃有心家国者之一大关键也。是役也,其尚有考亭之遗意欤?余小子,技穷五短,才乏三长,正古人所谓作露布而不知体,制铁卷而不知式者。侯不弃,使厕其间,因得从诸君子,后以躬逢其盛,可愧夫!小子其何力之有焉。
  先是乾隆二十四年,太守品公议修郡志时,邑侯朱君欲续邑乘以备采择,延陈君对藜独任其事,稿将就而中止焉。对藜邑之名孝廉也,检其遗稿,如历代恤典,实为历志所未备,因采而入之。今对藜往矣,兹志之修,虽谓其与焉可也。
  
  
  

西昌叶和侃谔亭氏题
  
  




 

评分

1

查看全部评分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5-25 20:49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zhengjianxing 于 2012-5-25 20:51 编辑

吾郡三邑,仙游为巨。偏小之邑,仙游号莆望县。农耕文明的仙游了不起。 仙为东南胜地,土沃财饶,民淳俗朴,加以泉山环绕,溪水萦洄.........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2-8-5 21:16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兴化三邑,吾仙为巨

这一句是 刘克庄 写的吗

点评

是刘克庄写的  发表于 2013-4-12 12:31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3-4-6 22:57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珍贵资料,收藏啦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3-4-11 11:28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仙溪古邑一方雄,俊秀文章千古传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我们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手机版|仙游小鱼网 ( 闽ICP备09046577号-4 )

闽公网安备 35032202000102号

GMT+8, 2025-4-2 07:47

Copyright © 2001-2022, xyfish.co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